大廠從零建立合同管理體系 “四好”合同里有標準
在很多法律人眼中,大公司的法總多半已逐漸從具體的法律事務中抽身出來,專注戰(zhàn)略、管理和人才培養(yǎng)。然而,在華南地區(qū),有一位法總不僅沒遠離一線,反而將合同這一細分領域鉆研到了堪比庖丁解牛的程度。他所在的法務部門自2015年就有了自己的公眾號,發(fā)布了超過50篇原創(chuàng)文章。其中有些關于合同起草審核的文章被各大法律自媒體平臺轉(zhuǎn)發(fā),在法律人群中廣為傳播。
前日,法天使對這位“合同極客”進行了深入的訪談,訪談詳情將不日發(fā)布。
就這樣一位將業(yè)余時間都花在合同學習和研究上的法總,在接受我們采訪的時候,幾次提到:“我認識一位法總,對合同體系的建設非常有見地,我強烈推薦你們跟他聊聊。”
因為不想跑題,開始我并沒追問他說的是誰。但訪談過程中總繞不過去這個問題:
“他在阿里、華為都待過,2017年就受賽尼爾邀請作為講師授課法務中臺與合同管理。”
“他積極引進國外best practice,是國內(nèi)少見的法務中臺與合同管理先進理念的踐行者,你們一定要跟他聊聊……”
好奇心一點點被勾起:一座高山目之所及,一定是另一座高山或者更高的山吧?
“他在OPPO從頭開始,建立一套完整的合同管理體系……”
聽到這兒我終于忍不住脫口而出:
“您說的不會是石磊先生吧?”
“正是!”
“那可巧了,我們正要邀請石總參加法天使的中國合同標準發(fā)布會!”
這位法總說得一點沒錯,石磊初到OPPO,公司幾乎沒有合同管理體系。但他懷揣從阿里、華為習得的經(jīng)驗,跟同行討論,向國外學習,從零開始,一步步建立了一套完整又可實施的合同管理體系。
為了便于理解和記憶,他總結(jié)合同管理目標為“四好合同”:簽好合同(重音第一個字,強調(diào)簽約流程)、簽好合同(重音第二個字,強調(diào)合同內(nèi)容)、好簽合同、履好合同。這每一“好”背后都大有文章,都有很多值得深挖的控制節(jié)點。
Easier said than done.我比較好奇的是,要怎樣才能做到“四好”?這些大廠合同體系的搭建對普通企業(yè)有沒有借鑒意義?
石磊認為合同管理成功的關鍵要素有兩點,而這兩點對任何一家企業(yè)也都具有參考價值:
第一,要制訂一個合同評審標準。不管標準水平高低,先形成一個標準,讓合同處理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有尺度可依。
第二,標準要具有可行性,能落地執(zhí)行。石磊用了一句非常生動的比方:“法務不能殺了人不管埋”,合同標準制訂出來不應該是空中樓閣,而是為了被執(zhí)行、被遵守。
為了進一步說明,石磊向我們展示了他們合同管理流程模型設想,這張圖既清楚地界定了核心目標,也確定了方法論。既考慮了整體策略、制度保障,也具體到流程層面和IT系統(tǒng)設計。
在為系統(tǒng)繁雜震驚的同時,我也非常好奇:“這么大工作量的一件事,法務一己之力很難完成。你是如何協(xié)同全公司各環(huán)節(jié)來配合的呢?”
石總說,首先得讓全公司對合同的認知在同一頁面上。為了做到讓所有人講同一種語言這個他有很多妙招,其中很有趣的一招是建立公司的“合同圈”,建立一個合同知識管理社區(qū),通過文章推送、提供條款庫、模板庫、小課堂等形式向全公司普及合同知識。這個“產(chǎn)品”上線一個月,就獲得了超過3萬的訪問量。
“比有問題更嚴重的是,沒人知道有問題”。石磊認為,必須先解決認知問題,然后再來考慮流程問題、保障問題。
- 上一篇:勞動法對于保密協(xié)議的規(guī)定
- 下一篇:關于工傷,你必須知道!